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管理师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从创新理论分析垃圾分类
浏览次数:1976

  
从创新理论分析垃圾分类

2003年萨斯大闹北京城,中国人不讲卫生被外国人猜测为病疫流行的根源。人们的生活因此改变了不少,其中的最让人深有体会的改变就是楼道的垃圾道被封闭,在门口多了三个塑料大垃圾桶。一个是厨余垃圾标明装瓜果皮、剩菜、剩饭,一个是可回收物,标明装金属、塑料等,另一个是其他垃圾,标明装灰土等垃圾。改变了民众倒垃圾的习惯,而且实现了垃圾分类。如图:

垃圾分类是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是进步的表现,这样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有利于对垃圾进行分别处理,回收利用。刚开始民众并不习惯,垃圾丢在最近的垃圾篓中,所有的垃圾不管是厨房的、卫生间的、客厅的、饭厅的,通通放在一个大袋子里或者几个垃圾袋一起提着一股脑丢进一个垃圾桶。民众的素养还是很高的,不少人又返回垃圾桶,将丢下去的垃圾拿出来就地进行分类,弄满手的垃圾也不在意。后来大家在家里就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法简单分好类。但是已经文明起来的人看到这一幕气得要吐血,垃圾车开进小区,将三个垃圾桶的垃圾通通倒进一辆车里……

如果把垃圾分类看做是技术创新活动,无疑我们所看到的垃圾分类是失败的,因为实行垃圾分类的目的就是最终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运输时将分好类的垃圾混装在一起导致前期的分类白费。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用创新理论来进行分析失败的原因。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系统,一个大的技术系统可以分割为小的子技术系统,就垃圾分类而言这是技术系统可以大体分为四个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是在家庭对垃圾进行初步的分类,第二个子系统是要有相应的垃圾桶来装经过初步分类的垃圾,第三个子系统是将分好类的垃圾分别运走,第四个子系统就是分别进行处理。第一个子系统很容易实现,由于民众素养的提高可以由民众自行在家里完成,几乎不需要另行支付成本,第二个子系统是民众将垃圾分别投放到分类的垃圾桶中,这个子系统比较简单,无非是多置备一些垃圾桶而已,成本也没有太多的增加,第三个子系统需要将垃圾分别运输,这意味着不把三类垃圾混合的话,垃圾车至少需要跑三趟,运输的成本将成倍增长,因为成本因素使之没有创新的意愿。结果因为第三个子系统没有改进导致前两个子系统的改进前功尽弃。

技术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互相之间是连接的,且互相影响,一个子系统的没有跟进改进必然影响到其他子系统,最终导致整个技术系统改进的失败。垃圾分类的创新活动因为第三个子系统没有进行相应的改进导致无法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最终创新目标,也导致前两个子系统花费的成本成为沉没成本。

对于垃圾分类这个创新活动的失败仍然有改进的机会,这个创新的失败原因在于一个子系统没有配套改进创新,致使创新活动不能连接,前期的创新不能连接到后面。分析到了原因,改进就不难,其改进的目标在于降低运输成本,那么可以根据创新理论的“分割原理”对环卫车进行了改装,或者将大环卫车的车厢按照三类垃圾所占空间进行分割,分割为三个空间,分别装三类垃圾,或者将环卫车变小了,进一步功能化,每类垃圾用不同的车运输,或者对垃圾站进行规划,从各方面降低运输成本。当然具体的改进需要计算、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成本。

创新是个综合活动,即便是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也包含了多个创新子系统,高新产品的创新活动更为复杂,包含的子系统更多,创新活动多从一个子系统的改进开始,但是在改进一个子系统时必须综合考虑到整个创新技术系统的连接问题,缺少一个环节,创新活动都将面临失败。这是我们的创新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作者:王律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

电话:010-51662214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