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蚕宝宝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互联网+”推动铁路“双益”齐飞
浏览次数:410

  
  孟博
  村民当起了微商,使信息闭塞的农副产品得到宣传和销路,带动了农民脱贫;手机登陆12306网站,车次、余票、价格尽收眼底,让单一窗口排队买票的历史一去不返;游客登陆互联网,一篇篇旅游攻略细致入微,有关地域美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介绍目不暇接……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运用,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不断推进路网建设,健全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服务举措、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实现了“互联网+”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度融合,不仅为铁路部门的改革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在抢占运输市场发展先机,占据最大化市场份额中,形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飞的发展态势。
 
  在客运方面,铁路部门依托“互联网+”技术,相继推出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电话、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方式,打破了人们到车站窗口排队购票的单一模式。通过实行手机号码双向验证、设置图形验证码等措施,使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网上抢票囤票倒票等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净化了旅客出行的购票环境。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开通了列车正晚点和余票信息查询、爱心服务微预约等服务内容,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货运方面,铁路部门推出了“95306”中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网上办理平台,使“互联网+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服务业加快迈进。通过开通网上“货物追踪、货运咨询、运费查询等功能,使企业货主足不出户,在指尖滑动中就完成的货物发送的办理和查询,使货物发送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对网上办理货物发送大数据的分析,铁路部门及时增开了“沈满欧、汉新欧、苏满欧”等系列货运班列,助力中国物流企业走访国门,对接国际市场。
 
  “互联网+”技术不仅运用于铁路客货运输,而且,还被广泛地应用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看列车运行、设备运维、信号显示等安全信息,筑牢安全运输生产的第二道屏障。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给铁路部门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中,希望铁路部门能推出更多地利民、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和内容,提高人们出行福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来源:东北新闻网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