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忧草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版权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浏览次数:284

  
  最近某著名高校因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有网友评论:一切皆“山寨”,如何指望创新?
 
  公允地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这些年间的进步是巨大的,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国的普法事业也已进入了“六五”,知识产权保护亦是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报道,该宣传片的主要制片人是个“80后大男孩”。事发后,在接受沪上某刊的独家专访时“显得那么无助、脆弱”。这个大男孩,做学生时没有被告诉过不能抄袭吗?
 
  因为从事国际法治领域的报道,每有机会在国外交流,多会关注对方国家的“普法”情况,尤其是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情况。其实,“普法”算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法治概念,在北京的许多学校还设有法制副校长。不过,国外的中小学并无专门的法律教育,例如,在美国,宪法是作为历史课的内容供孩子们学习的。那么,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和规范意识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
 
  偶然的机会,看到美国一所中学的图书馆调查表,是对即将入学的新生发放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新生服务。图书馆的调查表,内容自然包括诸如:你一周去原来学校图书馆几次、去图书馆主要是:看书、上网或做作业这样一般性的问题。但不完全是这些,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就非常有意思了:
 
  1.一个研究报告常常会包括引文、释义和摘要,那么你认为“引用”可以出现在:
 
(1)只能在引文和释义中
(2)只能在引文和摘要中
(3)上述三个中都可以出现
(4)我不知道
 
  2.如果你想寻找一本好的期刊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你觉得哪个是最好的办法:
 
(1)使用研究型数据库
(2)使用Google
(3)使用学校图书馆的目录
(4)我不知道
 
  3.当你研究越南战争时,被要求去寻找主要的资料源,你会到哪里去找:
 
(1)一本《简明越战百科全书》
(2)对一位教授的采访,而他是越南问题专家
(3)总统关于越战讲话的副本
 
  不知道大家对这样的问题,是否有着确定无疑的答案,我在试着回答时心里还真是有点忐忑,而这是美国中学对一个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其中有一点,据我所知,美国许多中学对学生完成作业是不允许使用google的,而要求引用更具权威和可靠的书籍或期刊信息源。虽然只是一个图书馆的调查问卷,却在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渗透着对学术规范的训练、对版权意识的培养。教育的本质不只是分数,而是成为一个“知识分子”,而一个有知识的人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下面是另外一个例子。一个中国孩子到美国参加一个中学夏令营,报到的第一天,随着钥匙、饭卡等生活必需品一起发放给孩子们的还有一个重要通知——一页A4纸的正反两面条分缕析地交待着一件事:什么是剽窃?为什么剽窃是一种严重的学术冒犯?虽然只是个夏令营,虽然只是群14岁以下的初中生,虽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孩子们在动手完成作业前,在拼力去拿高分之前,首先要学习和了解如何“原创”和“诚实”地完成自己的作业,以避免“剽窃”。这种对学术规范和守法意识的训练,哪怕只是在夏令营也贯穿了学业的始终。
 
  通知里对“剽窃”有我们熟知的辞典般的解释,如“剽窃”就是“偷盗”别人的思想、观点、文字等,或把别人的思想、观点、文字“冒充”成自己的东西。不过,更有针对性的是在一点一滴的细节里告诉孩子们如何就可能构成了剽窃。
 
  比如,对一群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来说,如不能抵制互联网轻易检索到各种信息的诱惑,去随意下载而未征得同意或注明出处时,你很可能就构成了剽窃。即使这仅仅是用于完成作业,并非公开发表,但也构成了严重的学术不端。
 
  再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参加的是一个团队项目,当他/她提交作品时如果只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构成剽窃,他/她有义务署上全体成员的名字;哪怕他/她只用了他/她参加项目之前自己的工作成果,也有可能构成学术不诚实,除非他/她报告过指导教师,并得到允许。
 
  所以,即使是一个夏令营的作业,一切非原创性的思想、观点、文字、图表都必须注明出处。在夏令营里,每一个学生对引用或摘抄时如何使用引号、脚注、尾注、附录和其他的引用类型都受到严格的训练。任何的忽视、粗心或迫于交作业的压力造成的剽窃或不规范使用他人的智力产品,都不能成为开脱学术不诚实的借口。对于哪怕是一个中学生而言,剽窃或抄袭,包括无意识的剽窃都将构成严重的学术不端,并将导致被开除的后果。
 
  很多家长对在国外学习的孩子都有一个担心,觉得脱离了家长的管制,孩子们在外面会不会成天挂在网上。这个话题可以聊很多,如果从知识产权这个角度来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曾经一个在美国上夏令营的孩子,这样对我感叹:“阿姨,我在这里凡是想看的节目一个也搜不到,所有当红的节目都有版权,真是太郁闷了!”而她原准备利用假期恶补国内的电视剧,但这些节目由于大多未售予国外版权,在那里想通过网络搜到盗版真是一点门都没有!
 
  于是,她只能乖乖地去写作业,她妈妈也是第一次看她如此小心翼翼地去完成一个暑期作业,不是担心答案的对错,而是生怕触犯了规则的红线。而曾经的她在国内写作业时,每每做不出、想偷懒或时间来不及时,总是得意地宣称:“有问题,找网络。”(张慎思)(来源:法治日报)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