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每一天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中国品牌出海背后是技术扩张
浏览次数:433

  
  最近,央视新闻联播相继对中兴、海尔、中国南车、阿里巴巴等一些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进行了报道。国家级媒体为中国品牌鼓与呼,背后是国家制定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契合。
 
  大战略,需要支撑,宏观叙事的“一带一路”,需要微观具体的中国品牌支撑。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滥觞于丝绸之路,旨在打破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现状,从海陆到空间,从纵向到横向,贯通我国东中西部和主要沿海港口城市,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
 
  一带一路,是宏大叙事,而中国品牌,则是具象支撑。夸洲越洋的合纵连横,需要一个个链接点,棋盘展开,车、马、兵、卒,频频落子。也因此,对于中兴、海尔这些品牌而言,“一带一路”无疑是借势凭风的契机。
 
  其实人类文明史,一开始就是部全球化的历史。丝绸之路也好,茶马古道也罢,横跨边界、穿山越洋的合作一直有,中国自古就是商贾之邦。但从“丝绸之路”到“中国制造”,再到“一带一路”的中国品牌,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
 
  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中国的对外贸易,核心是品类的独有,无论丝绸、瓷器,抑或是茶叶,都是中国独有的,就连China这个词,也是瓷器的意思。遗憾的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瓷器与丝绸垄断被打破,就连茶叶也移植到了印度、孟加拉,品类的独有没了,贸易逆差,在全球经济中也就没有了话语权;到了改革开放,中国制造,核心是人口红利前提下的价格,中国成为制造中心,对外输出的是我们低廉的人力成本;可喜的是,现在的“一带一路”,中国开始对外输出品牌,品牌背后,不再只是单纯的制造的成本优势,更是性价比前提下的技术与专利。
 
  说到底,“一带一路”是中国技术与专利的对外扩张。中兴、海尔、中国南车、阿里巴巴,都是如此。譬如中国南车的高铁输出,价格之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优势;阿里巴巴对外投资,也有去IOE、阿里云等的支撑。
 
  可以说,中兴、海尔、中国南车,是通过多年的制造与运营,建立了足够高的技术壁垒。
 
  以中兴为例。中兴是中国通讯企业中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兴的海外拓展,最早是价格战,提供比同类型欧美企业更优价的产品。价格战之余,更有对技术研发及专利的重视——新闻里是这么介绍的:中兴持有的专利中90%以上都属于发明专利,其中包括多项涉及国际电信技术标准的专利,以及涉及电信行业核心技术的核心专利。
 
  最初与诺基亚、阿尔卡特、思科等竞争中,碰到过技术壁垒,中兴等中国公司,越发注重技术与专利。根据专利合作条约,中兴通讯在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菲律宾新兴发展中国家提交超过13,000项专利申请,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提交超过53,000项专利,其中已获得超过17,000项国际专利,另外拥有超过800项4GLTE关键专利。
 
  4GLTE上800项关键专利,源于中兴在研发上的早期布局。事实上,中兴在2005年就开始研究4G技术,而此刻已经开始对最新的5G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目前,中兴已经获得了全球行业总专利数的13%。
 
  近期,科技圈另外一件新闻是,小米投资的Ninebot收购了平衡车鼻祖Segway,促成这笔收购案最大的动力也是Segway背后的技术与专利。
 
  今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中国企业刷屏,马云带着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影响非凡。有趣的是,有的企业参展了,却不能在柜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因为德国专利方面考核严格,手机展示必须有自己的专利,否则将会面临诉讼。这是一家历史不足5年的创业公司。今年的巴塞展上,中兴天机3独有的眼纹识别技术也引爆了海外媒体的关注,还有一款智能投影仪ZTE Smart Projector甚至斩获GSMA“最佳移动消费电子设备”大奖。当然,现在技术缺乏积淀的企业也在认真的向中兴、海尔等公司学习。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最为深刻的本质,还是技术与专利,但这个非朝夕之功。(谢璞)(来源:搜狐网)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