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管理师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背古诗与创新力
浏览次数:1595

  
背古诗与创新力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我们开始反思我国的传统文化,上世纪初掀起了狂飙突进的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中又大肆破四旧,恨不能砸烂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但是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砸碎,诵经、学国学又渐成时髦,不少幼儿园以背古诗和诵经作为特色,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却认为幼儿背古诗影响创造力。背古诗与创造力风马牛不相及,韦院士的说法遭受很多质疑,从创新的角度分析,该说法是有道理的。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文明时代,中国式的文化已经落伍,因而我国对创新极为重视。创新分为文化、方法、思维三个层面。我们可以根据创新方法迅速得到一些创新成果,也可以在大学开设创新课程,让大学生们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从现象来看,我国专利数量近年来爆发式的增长,但是数字繁荣的背后是质量的低下,我国难以迈入创新强国之列。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而这是个长期工程,也需要从娃娃抓起。

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背古诗是对古人已有的东西进行反复的记忆。“古”与“新”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小孩子也许可以边背古诗边对新鲜事务进行探索,但是“背”与“创”之间的选择反应了家长在对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价值选择,因而不可能长久的和谐相处。孩子古诗背得流利,家长很容易沉浸在赞美的幸福中,而将孩子更多精力花在背古诗上。对新鲜事务的探索,本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背古诗上,孩子探知的嫩枝得不到滋养,必然要枯萎。

家长让孩子背古诗当然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以获得自我的满足,这种现象反应了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与回归。我国传统的教育是要求孩子“听话”,听谁的话呢?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忠、孝、悌”三个字,“忠”就是听皇上的,“孝”是听父亲的,“悌”是听哥哥的,实际全国人民只能听皇上一个人的话,这种听话的教育模式使全社会无法建立创新的环境。也许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国有四大发明怎么没有创新呢?想想几千年才整出四项发明,实在惭愧,即便是这四项发明尚且有争议,是不是中国最早原创尚需商榷,对于这四项发明的运用也做得很差,火药的发明我们只做出烟花爆竹,而活字印刷干脆就很难找到实际运用的案例,雕版印刷还保留至今,并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是不激励创新的,甚至是负激励,个人的创造反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不务正业。如果我们骨子里仍然固守传统的文化,让孩子们听话一心背古诗,无疑是扼杀孩子们创新的天性。当国外的孩子从小就可以自由探索新知的时候,我国的孩子还在背古诗,在这个创新时代我们又要落伍了。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感叹种梅人为迎合文人画士的需求,刻意对梅花进行修剪,以夭梅、病梅为业,如果我们的文化还在修剪孩子们求新的天性,将孩子们禁锢在古诗中,那么我们的创新文化无从谈起,其罪莫大焉,因此要解其棕缚,纵之顺之,让孩子求新的天性得到发挥,我们的国家才能建立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成为创新强国。

 

作者:王律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

电话:010-51662214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