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忧草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腾讯与重庆邮电大学“联姻” 把创意孵化成专利
浏览次数:509

  
  天马行空想出来的创意,能变成一项项专利,而自己也能成为发明人,这对于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研一学生颉小凤来说,以前从没“奢望”过。
 
  不过,因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重庆邮电大学合作共建了国内首家校企专利创意孵化合作平台——“腾讯—重邮”专利创意孵化中心,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如今,她作为发明人申请的两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而且,专利申请由腾讯来操办,申请费用也由腾讯“埋单”,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跷脚”发明人。
 
  从2013年12月以来,像颉小凤这样的学生,在重邮还有不少。腾讯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重邮师生已提交两期共73个创意,14个创意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其中1个创意还进入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阶段。
 
  是什么促成了腾讯与重邮的“联姻”?
 
  校企合作的新尝试
 
  根据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中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尽管最近两三年这一状况有所好转,但仍然不尽人意。
 
  为何高校的专利“走”不出实验室,只能躺着“睡大觉”?
 
  “简单地说,就是高校的专利不‘接地气’,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重邮副校长刘宴兵坦言。
 
  这在腾讯与重邮最初的合作中也能得到印证。在重邮提交的第一期31个创意中,绝大多数是基于师生团队现有的研究方向,从论文成果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初筛,腾讯只相中了5个创意。
 
  但到了第二期,他们转变了思路,以企业的创新需求和实际应用为导向进行创意设计,被相中的创意一下子就翻了一倍。
 
  所以,在刘宴兵看来,要让高校专利更多地“走”出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十分迫切和必要。
 
  那么,腾讯又为何愿意和重邮合作?
 
  “校企合作其实是我们的一种传统做法,但以前大都是以项目为主,但这一次是新的尝试,以创意为主。”腾讯知识产权部助理总经理、专利负责人王活涛表示,项目合作往往要求做出产品,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果,但创意合作只要一些好的想法,对高校师生来说后者门槛更低,有利于激发更多师生的参与和创新活力。“互联网行业的机遇稍纵即逝,虽然我们已经申请了上万项专利,但仍然需要充实技术储备。通过专利把这些创意记录下来,恰好也能达到这一目的。”
 
  其实,在找上重邮之前,腾讯也与其他高校“相过亲”,但由于重邮在产权管理等问题上思想较开放,最终促成了这桩“姻缘”。
 
  专利申请费用由腾讯埋单
 
  那么,双方如何共同孵化专利创意?
 
  此次合作的相关负责人、重邮知识产权中心主任何晓行告诉记者,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方向,面向全校进行创意收集。
 
  “如果有学生提出了具有挖掘潜力的创意,我们会利用孵化中心的专家库,寻找到相关领域的老师与学生结成对子,对他们进行专业辅导,制定技术方案。”她说。
 
  与此同时,腾讯除了有一名专利工程师专门负责与重邮进行合作对接以外,还会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创意指导、筛选和评级。
 
  “如果‘创意’被相中,腾讯就会委托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为这些创意进行专利检索、分析和评估,并递交专利申请。”王活涛称,从创意提交到专利申请受理,一般会在3个月之内完成。不仅专利申请和维持产生的费用都由腾讯埋单,而且他们还会对选中的创意按评级发放资助奖金。这为广大师生免去了专利申请的后顾之忧,为高校专利技术市场化提供了极大便利。
 
  “这种合作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是,有别于过去较多采用的专利一次性买断,它实现了双方利益共享。”何晓行表示,若创意变成专利获得了授权,那么,学校将作为第一权利人,腾讯则是第二权利人。虽然腾讯可免费使用专利,但专利若向第三方转让,双方也将按一定比例进行收益分成。“可以说,这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校专利的价值,高校专利变‘活’了。”
 
  已有3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
 
  在刘宴兵看来,经过与腾讯近一年的探索,高校专利“走”出实验室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合作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对于颉小凤来说,因为大四时的两个创意被腾讯相中,她不仅成为了发明人,也获得了学校的保研资格。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她对探索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更有积极性。从刚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提交了1个创意,到如今自己组建团队,提交了5个创意。
 
  据学校初步统计,目前已有3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而学校也对提出优秀创意的师生给予了更多政策倾斜。
 
  对于王活涛来说,虽然重邮师生的视野及提出的创意与企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但从全国高校范围来看,这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也为腾讯与其他高校开展类似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范本。
 
  “今后,通过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引导,相信我们能孵化出更多好的专利,不仅是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也在未来的产品中得到应用。”(来源:重庆日报)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