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管理师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懂得”才能创新——创新文化系列
浏览次数:380

  

“懂得”才能创新——创新文化系列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讲的是香港和大陆的两位大厨精益求精做菜的故事,他们都做了很多菜品的创新,香港大厨讲的一句话铭记犹新:“懂得才可以创新”。这句话对于知识产权从业者是值得深思的。
创新是技术活,要懂得才可以创新,这个道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我经常看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对于农民发明潜水艇、飞机的做法很不赞同,潜水艇和飞机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根本谈不上发明创造。潜水艇和飞机是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涉及到很多的学科,不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可以掌握的。因此潜水艇一下水就沉,飞机没有飞起来就摔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潜水艇和飞机与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没有关联,他们也不能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进行改进创新。笔者接触很多的发明人对发明创新几乎陷入痴迷状态,他们在不同的技术领域进行着发明创造,尽管也取得了一些专利证书,但是这些专利根本谈不上有转化的价值。靠着一种愚公移山和铁棒磨成针的执着精神进行发明创造,我实在不愿意去恭维这种精神,不懂得如何创新?
说懂得才能创新,很多人要批评我了,爱迪生没有上过多少学不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么?大家还可以举出无数的实例证明不懂技术的人同样可以做出好的发明创造。爱迪生的故事我当然知道,关键是大家对“懂得”两字的理解,“懂得”是懂什么?苏联的根里奇·阿奇疏勒分析了200多万件专利,从中总结出了 “萃智”理论,阿奇疏勒发现95%以上的发明都属于改进性发明,这些发明非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做出来,对于改进发明而言“懂得”其实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家不知道的是爱迪生技术懂得不多,但是他很懂得市场,很懂得经营,说他是发明家,倒不如说他是企业家更确切一些。
根据阿奇疏勒的“萃智理论”创新懂得技术并不是特别重要,“懂得”更关键的是要懂得市场。创新一般目的是为了制造出新产品,产品能否畅销市场说了算,而不是发明人的孤芳自赏,这个道理中国人自古就明白,并且留下了“闭门造车”这个成语告诫后人创新不要自我封闭。现实中很多非职务发明是出于发明者个人需求而做出的,发明者一再强调自己认为多么的好,问到是否做过市场调研却一脸茫然,犯了闭门造车的错误,不考虑市场的需求是很多专利技术不能转化的原因之一。谁“懂得”市场呢?美国研究者发现,很多有市场价值的发明创造不是来自技术人员的创新,而是来自销售人员的公文包,是他们收集了消费者的抱怨,改进了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是他们听取了消费者的建议创新出普遍受欢迎的新产品。因此在美国搭建的技术创新团队小而精,一个由7到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只配备一个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核心由技术转向了市场。
明末的李笠翁是一位深谙生活艺术的人,集戏剧家、音乐家、服装设计师、美容家、发明家等于一身,他一生发明创造众多,他发明的“扇面窗”至今还在园林建造中普遍使用,他还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暖椅”。李笠翁不朽的发明是因为他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人体的感知和需要,懂得消费者最原始的需求。苹果手机受到全球的追捧,是因为他们重视用户的体验,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而小米手机干脆就直接按照消费者的建议进行设计,因此有拥趸的粉丝。手机行业曾经的龙头老大摩托罗拉、诺基亚他们的技术不可谓不精,诺基亚即便是倒下其专利仍然卖出天价,但被做电脑出身的苹果公司打败,只懂得技术的败给了懂得消费者的。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文化及理念也是日新月异,创新只对技术的痴迷早已不合潮流,创新不仅要懂得技术还要懂得市场,更要懂得消费者。
作者:王瑜
2014年10月作于北京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