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蚕宝宝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设计与音乐的融合 知识产权亟需保护
浏览次数:431

  
  “这是一个革新性的设计。”在歌华大厦北京国际设计周“大音”的布展现场,北京国际设计周办公室副主任曾辉指着一把古筝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这把古筝只有普通古筝的一半大小,也被称为“半筝”。虽然是半筝,但是记者在现场听到半筝的设计师演奏,音色和音美可以与传统的古筝相媲美。
 
  当代设计的创新应从传统中走出来
 
  “传统的古筝比较大、沉,不方便携带。我设计了这款半筝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用料减少了一半,环保。”半筝的设计者朱崇文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朱崇文自称为“广陵斫琴人”,是制琴大师田双琨先生的大弟子。从事中国传统乐器设计制作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因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所以朱崇文的设计全部都与中国传统乐器有关。这把半筝就是其杰出代表,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半筝吟》——“雁柱朱弦二尺余,天籁绕梁伴芳踪,音好何须筝个大,真金尽在半爿中”。
 
  对一个古琴设计师来说,首先要满足的是功能性,其次是设计美学。朱崇文经过多年的钻研,终于解决了半筝的技术难题,其音质音色得到了专家的一直肯定,并获得了中国民族乐器科技创新奖和特别贡献奖。
 
  “这是一种打破先例,打破惯例的当代创新。”曾辉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我们从传统文化里面去吸取它的营养,但是一定要能够从传统里面走出来,就跟当年齐白石说的,我们要打入传统,但是更主要的要从传统中走出来,现在我们从传统里都出来的东西太少。”
 
  知识产权亟需得到保护
 
  同其他的纯粹的匠人一样,朱崇文也一直是沉浸在对传统乐器的设计制作中,并没有想过在市场上进行推广。直到他遇到了孙建中。孙建中曾经做过现代设计,现在是朱崇文的经纪人。
 
  “我们的相遇是一种天然的缘分。“孙建中这样形容他与朱崇文的相识,当时朱崇文想找印刷包装设计公司,都不甚满意,直到遇到孙建中,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孙建中开始负责朱崇文的市场推广,包括出书、出画册等,这一合作就是十多年。
 
  在曾辉看来,正是孙建中和朱崇文这种合作,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设计结合起来,所以呈现的是一个整体,也产生了很多的创意。
 
  对孙建中来说,推广朱崇文不仅仅是他的责任,而且也是他非常愿意做的事情。“我喜欢美的东西。朱崇文非常敢于创新,能把想像的事情和没有考虑到的事情变为现实,而这种现实能给大家带来物质上的享受和生活的便利。”
 
  朱崇文的中国传统乐器的设计获得国家十多项的专利。包括半筝的设计,一进入市场就取得到了非常好的销售,但是同时模仿者也很快出现了,并且轻而易举的占据了市场份额。
 
  “我最大的困惑就是设计出来的东西得不到更好的保护。”在采访中,孙建文一再和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强调。
 
  “如果被侵权,需要我们自己取证,不仅手续繁琐负责,而且时间很长。我们实在是没有精力处理这些事情。“孙建中无奈的说,这也是目前被侵权后普遍遇到的问题。
 
  设计是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地产业。知识产权是一个品牌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我们从“中国制作”迈向“中国创作”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对知识产权地保护力度仍显不足,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企业创新地积极性受到打击。
 
  这次,孙建中和朱崇文携带着他们创新的古琴专程来北京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我对我们的产品很有自信,希望通过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能启动我们产品的知识产权地世界性地保护。”孙建中表示。(记者 成琪)(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