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花果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氟化工:涉及千亿美元市场的专利竞争
浏览次数:476

  
  正值炎炎夏日,空调和冰箱给人们带来了凉爽和便捷。这两样家电所使用的制冷剂绝大多数正是氟化工产品。不仅如此,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喷雾剂、清洗剂、发泡剂、灭火剂等等,都有“氟”的身影。氟化工产品具有耐化学品性、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低摩擦性和绝缘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机械、冶金、汽车、建筑、电子、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
 
  目前,全球氟化工产品已经有上千种,总产量超过600万吨,形成了上千亿美元的销售市场。作为资源储量全球第一的中国如何分享这么大的市场蛋糕?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氟化工行业专利分析报告》撰写的三位专家给出了解答——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资源储量全球第一,通用级产品产能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当下正是我国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审查员谭磊向记者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原来,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有发展氟化工的天然优势。经过60多年发展,我国氟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我国氟化工产业的整体技术仍然落后于国外,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和中端,低端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很不均衡。
 
  谭磊介绍,目前氟化工领域的全球和中国专利申请量都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在2011年已经占据了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30%以上。这说明中国对氟化工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逐渐增加,而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氟化工行业的重要新兴市场。
 
  从申请国来看,目前,日本和美国在氟化工领域走在前列,两国专利申请量之和占到全球专利申请的63%。而在申请人方面,美国杜邦、日本旭硝子和日本大金三者的专利申请量之和占据了全球排名前10专利申请人申请量的一半。
 
  其中,杜邦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到其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17%。“这意味着杜邦公司已经开始重视中国市场,逐渐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谭磊说。
 
  在中国申请量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中,来自中国本土的申请人有4位,包括三家大学和一家企业,但他们申请量的总和还不及杜邦公司在中国的申请量。对此,谭磊分析说,这意味着在生产技术和专利布局方面,我国企业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我国氟化工行业整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产品中。
 
  找准重点迎难而上
 
  氟化工分无机氟化工和有机氟化工两类,前者是机械、电子、冶金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和辅料,后者广泛用于军工、化工等领域。课题组专家指出了当前我国氟化工行业应当发展的重点技术和产品。在无机氟化物方面,一是氢氟酸,鼓励中低品位萤石的采选利用和磷肥副产氟硅酸等制氢氟酸,鼓励制备超纯无水氟化氢;二是氟化盐,重点发展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生产冰晶石以及干法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高活性氟化钾等的制备技术,淘汰湿法工艺生产装置以及落后的生产技术。
 
  在有机氟化工方面,创新难点更是不少。在氟碳化合物以及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上,应加大对新一代低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ODS替代品的开发力度,加强原料用途的研发和高端用途的开发。在含氟聚合物方面,重点开发六氟环氧丙烷(HFPO)系列产品,PVDF(聚偏氟乙烯)、PVF(聚氟乙烯)、全氟磺酸离子膜材料和四氟纤维加工技术,形成配套生产能力;重点发展高性能的共聚改性氟树脂;解决高端涂料级PVDF工业放大技术难题;重点开发环保型氟橡胶等技术。
 
  在与国外差距较大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方面,要提高其在氟化工产品中的比例,加快发展。对普通芳香族类如氟苯、三氟甲苯等要提高准入标准;淘汰高污染的重氟化工艺。
 
  国家知识产权局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审查员李银锁告诉记者:“以无机氟化物为例,我们在品类上跟踪模仿国外,而在基础研究上却做得比较少,这就导致我们的品类比较固定,更多是工艺方法的改进。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基础研究,就能进一步释放市场优势了。”
 
  李银锁坦言,国外在技术开发方面总是能比我们更快一步。以全球最大的六氟磷酸锂供应商之一森田化工为例,他们将氟化工研发的重点已经转向了废弃物再利用,开发了从蚀刻废液中回收高纯、大颗粒氟化钙的一系列技术,而且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运营。
 
  专利先行突出重围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使用的每一台空调,都因为制冷剂专利被别人掌握,而要交专利费时,这得花多少钱?”这个忧虑常常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审查员李宗韦为我国制冷剂行业捏把汗。
 
  事实上,早在2007年底,我国制冷剂行业就遭遇了关于制冷剂R134a的历时近两年的美国337调查,虽然以我国企业胜诉告终,但这场耗财耗力的大战着实让人心有余悸。“这场危机绝不是突然降临,而是在1987年到1996年的R134a专利申请黄金10年期内,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都在大量申请相关专利,而我国企业却掉了队,这为日后337调查埋下了隐患。”李宗韦介绍说。
 
  当前,国外大企业已经开始加速进军第四代制冷剂,纷纷布局相关专利。李宗韦建议,我国企业应当迅速行动起来,寻找其专利保护的突破口,只有争取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拿到一批高质量的专利,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意识,那就是氟化工行业真正的敌人在国外、真正的战场在全世界。”李宗韦说,“因此,专利申请一定要先一步走出国门。对国外市场的占据需要稳扎稳打,但相应的专利布局却需要有先行的意识,等明确看到时机出现时必然为时已晚。”
 
  课题组专家还建议,氟化工ODS替代品领域很多业内巨头的大批专利都已经过了保护期。这些含金量颇高的“失效专利”恰能为我国企业所用,从中借鉴学习,在失效专利基础上构建自身的专利组合,避免走弯路,节约研发投入。
 
  不论是专利先行,还是智慧运用失效专利,都需要企业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和行动力。李宗韦表示:“我国企业要广泛关注国际市场情况、技术动态以及政策措施,同时还要尽快采取措施,不能总是慢半拍。”(来源:经济日报)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