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每一天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专利“高楼快速逃生滑梯”没楼肯用
浏览次数:456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最终统计58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
 
    这场火灾让住在高楼大厦里面的人们触目惊心,年近7旬的老人周妙荣就是其中一位,“当时我自己也住在35层高楼里面,这场火灾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自己买35层高的房子是不是买错了,万一发生火灾这样的事情怎么下来?怎么逃生?自己年纪也大了,家里还有老人小孩,换房子没那么容易,不实际。心中充满顾虑,我便去了解高楼自救,发现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几乎各个国家都没有好办法”。
 
    火灾引发的思考
 
    高楼火灾如何自救?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周妙荣倒是对这个难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周妙荣分析说,从高楼下来无非三条路:电梯、楼梯和外空间,发生火灾等情况,电梯不能用,外空间逃生风险太大,“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楼梯逃生,这是人本能的、自然的、甚至是不假思索、条件反射似的第一选择。但是,楼梯也是死伤最多的地方,楼梯楼高梯长,跑下去太累,另外烟囱效应的话烟很多,救火的时候水多,水都从楼梯流下,总的来说,楼梯逃生存在楼高累倒、烟多呛倒,水多滑倒、人多挤倒、人多绊倒的风险,特别是火灾断电漆黑难逃,老、弱、病、残、幼也难逃,楼梯逃生经常会群死群伤”。
 
    周妙荣总结说,造成这“五倒两难”的主要矛盾是“站着逃生”,那么能不能躺着逃生?
 
    正是这个疑问令周妙荣豁然开朗,何不研究一个在楼梯躺着逃生的滑梯?抓住这个理念,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热衷解决问题的周妙荣展开了研究,不到半年时间,他便成功研究出“高楼快速逃生滑梯”,2011年3月提交专利申请,2012年6月获得授权。
 
    “这个高楼快速逃生滑梯会使用金属或者耐高温材料,安装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楼梯上,平时是收起来的,发生火灾等情况,随便哪一层简单按下按钮就可以放下当层的滑槽,该层以下所有的滑槽都会机械联动地自动打开,人们见缝躺进去即可快速逃生。在滑槽的上方设置了联动喷水,逃生人员可以用被淋湿的衣物捂口鼻,防烟灭火,另外还安装了紧急照明系统,可启动应急照明”,周妙荣对自己这项发明专利甚是满意。
 
    前途一片光明
 
    发明专利授权下来以后,周妙荣成立了项目公司来运作,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了一个5:1的小样试验,成功了。这给了他巨大的信心。
 
    2012年7月,周妙荣开始找高楼来进行1:1的试验。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在2013年年初找到了一栋高楼愿意给他做5层1:1的试验。“安装好了以后,我测试了一下,从五层滑下来只用了14秒,由此推算,如果是30层高楼发生火灾,利用我这个快速逃生滑槽从30层滑下来,只需要84秒,两分钟都不到,如此快速而且很安全,高楼逃生效果蛮好”,周妙荣向《中外知商》记者介绍说。
 
    这个五层1:1的试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国内外都有媒体找周妙荣采访,“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新安全东方消防报、每日邮报、法新社等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媒体都主动找上我进行了报道,德国电视台还专程来上海做了专题节目”,周妙荣说。
 
    现在在百度搜索‘高楼逃生滑梯’关键字,就会出来很多这个项目的资料。周妙荣说,这项发明专利已经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安全、快速、便捷、成本低廉,适合在其他高层建筑中推广”的肯定,另外,也已被国际PCT确认“创新性、新颖性、工业实用性”,并已获美国专利局率先受理。
 
    据周妙荣介绍,目前他已经在上海长宁区落实了一栋26层高楼,准备安装这套设备,“我这个逃生滑梯是要用事实说话的,单靠口头吹嘘没有用。如果一整栋楼滑下来都没有问题,证明了它安全性好,速度又快,那么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周妙荣认为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市场,在接受《中外知商》记者采访时,他一再强调这个项目广泛合作开发更合适,“单单上海就有一万五千多栋高楼大厦,全中国有多少高楼?全世界又有多少?被大众接受以后,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作为一个有利于民生的项目,这个市场不是某一家企业能单独做起来的。现在专利在我手上,合作、许可、建分公司都是不错的开发方式”。
 
    道路难免坎坷
 
    对自己这个专利充满信心,也已经收获了不少认可,但是关于这个发明专利周妙荣还是有很多的无奈,他说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力。
 
    发明专利授权后,第一步试验就遇到了不少困难。“从政府找到企业,再从企业找到社区,整整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一个社区愿意当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我们做5层的试验,其他的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庆幸的是做完这个5层的试验以后引起了轰动,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了一些铺垫”。
 
    2014年3月,周妙荣找到了愿意进行26层高楼做整栋试验的国营单位,但是为此他付出了整整一年的时间,“2013年3月就已经跟这家国营单位取得了联系,他们内部有人不同意做这个试验,来来去去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本来中央电视台是要就这次试验做一个40分钟的专题,因为迟迟未能执行,中央电视台也只好等着”。
 
    周妙荣说,虽然现在社会提倡创新,但是真的有好的创新时,落实的过程仍然是困难重重,这跟知识产权大环境有关。“这个项目的实施,目前来说基本上只是依靠我单方面的人脉。现在我这个专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了,国际专利认可了,国内外媒体也争相表态了,如果认识到这个创新将有可能会发展成大产业,我们政府是不是应该帮一把,可是没人管。现在我想进入欧盟啊、日本啊,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还进不去这些国家,这些国际专利就申请不下来。政府能提供点帮助,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虽然有诸多的无奈,周妙荣仍然坚信这个能简单解决“高楼逃生”这个世界难题的项目是潜力无限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吧,要有这个思想准备。真正好的东西,我相信肯定会被大家接受的”。(来源:《中外知商》杂志)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