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挥霍人生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微信虚假信息泛滥 若侵权发布者担责
浏览次数:647

  

    日前,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微波炉的“秘密”》节目指出,目前微信上一些虚假的养生、健康类文章泛滥,这些谣言文章多出自一些微信公共账号,而这些微信公共账号发布这些养生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炒作,借此成为广告推销的平台。微信公共账号传播谣言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作为微信平台的提供者又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传播虚假信息违法

  “微信上有两大神秘江湖帮派,一是养生党,二是鸡汤党……虽然他们对物品的化学成分一窍不通,也没做过任何实验;虽然他们通常不能认全26个英文字母,也没看过一篇论文,但来自国内外某媒体、某机构、某专家的惊耸咨讯总是那么‘快捷和准确’。突然间,你发现平时爱吃的东东原来有毒;突然间,你发现平时不爱吃或没吃撑的东西原来能让你得道成仙;突然间,你发现自己虽然锦衣玉食却浑身有病,地球原来如此危险……”这是近期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一篇文章,以戏谑的语气指出了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各类养生段子、心灵鸡汤段子的荒唐。

  微信公号传播此类谣言、虚假信息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委员胡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公共账号虽然是新兴的自媒体,但它和传统媒体一样,也具有“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性质,其发布的各类信息对普通公众、企业、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微信公共账号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有较为完善的规范,执法部门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受害的企业或者个人也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要将一些尚无定论的信息和此类虚假信息区分开,以免伤害言论自由的空间。”胡钢分析道。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告诉记者,不管公共账号的所有者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上是一样的,但承担什么责任还需要看它传播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如果公共账号发布的是虚假广告,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了,那么消费者可以依据《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追究发布者的责任;如果公共账号发布的信息诋毁某个企业,某品牌,则涉嫌民事侵权,当事企业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追究发布者责任。如果传播的信息不涉及具体品牌,而是针对某一类产品或者物品的诋毁、造谣,甚至传播恐怖信息,这种情况可能使消费者对某一类产品、某种生活习惯产生恐慌,从而误导公众,根据最高法去年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造谣者涉嫌寻衅滋事等刑事责任。”赵占领说。

  发布者对内容负责

  显然,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微信公共账号所有者的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是比较明确的,那么,作为微信平台的提供者又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对此,胡钢认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很完善。不管是国务院制定的《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还是全国人大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相关的法规,都明确规定了网络平台提供商有对平台上的信息内容进行管理的义务。

  “但目前法律没有规定网络平台对信息的审核义务。”赵占领告诉记者,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十分庞大,可以说是海量信息,要求网络平台提供商对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进行审查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些信息包罗万象,审核团队成员也不可能对各种知识都精通,除了一些可以用常识判断的虚假信息外,相当一部分信息并不是那么好判断其真实性。“当然,一些明显的违法信息,网络平台还是有管理、删除义务的。”赵占领补充道。

  微信服务商也有责任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网络平台需要承担责任呢?胡刚和赵占领都认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对此有明确规定,实行的是“告知—删除”原则,即当事人告知网络服务平台删除不良信息,如果删除则网络平台不承担责任,如果未删除,则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胡钢认为,微信服务商对虚假信息的处理,也应该参照类似的认定方法。而对明知或应知的标准,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一是如果相关管理部门已经公布某些信息为虚假信息,而微信服务提供商未能及时删除微信公共账号发布的同样信息,行政部门可以追究微信服务提供商的连带责任,进行行政处罚。

  二是微信公共账号发布的虚假信息所涉及的利益相关人,向微信服务商提出交涉,并提出证据证明该信息为虚假,那么微信服务商则有义务删除该信息,如果未删除,则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胡钢举了一个例子:某微信公共账号发布了一条虚假信息,第一个消费者受骗买了其推荐的产品,那他可以追究公共账号所有者的责任。如果他将自己受骗的事实反映给微信服务提供商,微信服务商因此证实该信息是虚假的,但未及时处理,第二个消费者又受骗,那么第二个消费者可以在追究公共账号所有者责任的同时,追究微信服务商的责任。

  但赵占领认为,如果消费者真要追究运营商连带责任,会比较困难。因为消费者要追究其连带责任,就必须证明自己确实在此微信公共账号上看到这个谣言,而且是受了该信息影响才导致自身权益受损,这在证据证明上相当困难。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