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瑰红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反向工程:专利维权的撒手锏?
浏览次数:726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我们读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教给了我们一套推理解答立体几何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也就是说,通过题目要求证的结果,反向推理出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之间的关系,并一步步向已知条件靠拢,然后添加辅助线,最后将推理过程正向展开,达到解题目的。
在专利领域,有一种技术叫做反向工程,道理如出一辙。以往,反向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面;如今,随着全球专利技术的发展以及专利价值的提升,它开始扮演另外的角色:为专利权人寻找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证据。如今,TechInsignts、Taeus等开展此项业务的国外公司已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反向工程的应用在国外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对于多数国内企业来说,可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然而,在中国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国内企业争相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利用反向工程或将成为企业制衡竞争对手、保护核心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
寻找侵权证据
反向工程大显身手
    究竟什么是反向工程?已经有25年反向工程行业经验的TechInsights公司首席执行官彭凯利(Harry Page)拿起记者的手机形象地描述道:“如果用摄像机将制造这部手机的全部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一部电影的话,对于反向工程而言,就是从电影的最后一秒往回看。”反向工程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帮助专利权人寻找竞争对手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证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开始融合不同领域的技术。新技术的快速革新,使得电子类产品的市场寿命逐步缩短。不过,令许多投资者头疼的是,企业研发成本不断上升,产品销售价格却在持续走低,这一高一低的变化,让投资者逐步意识到,需要从别的途径来获取利润,而反向工程恰恰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发明得到应有回报,这也正是反向工程在近年来逐渐被市场接受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不少专利权人面对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往往因为拿不出有力证据而显得被动。尤其是在集成电路芯片等高精密电子件上,面对一堆细如头发丝般的零部件,就更加显得束手无策。
“有些时候竞争对手的抄袭并不是十分明显,要想赢得主动,权利人就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进行维权,通过反向工程的拆解,能够得出相关证据并进行验证和判断。”彭凯利表示,一般而言,他们会从客户提交的专利组合中挑拣出最具价值的专利,分析竞争对手可能在哪些产品会运用到这些专利,再通过反向工程来验证竞争对手在哪个产品的哪个部件或者哪一部分使用了未经授权的专利,继而找出确凿证据帮助权利人获得和竞争对手谈判的筹码。“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一点对于各领域、各行业的领头企业来讲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技术和研发投入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埋下致命的隐患。”彭凯利说。
犹如抽丝剥茧
逆向推理的“专利侦探”
    如果说把寻找竞争对手侵权证据这一过程比作一部侦探小说的话,那么反向工程就好比一个侦探者,需要从繁杂的工序和细小的零部件当中发现竞争对手的破绽。 
反向工程如何才能发现侵权者的蛛丝马迹呢?TechInsights公司副总裁吴少青以其公司擅长的集成电路芯片为例,向记者简要介绍了大致的流程:“大多数产品可以直观地看到产品的宏观机械结构,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就集中在微观的电路上。通常我们会对疑似侵权产品进行拆解,然后解剖集成电路,对其功能、设计、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通过产品说明书中介绍的产品功能、基本原理、工艺步骤等信息,并结合有关参数指标,复制出部分或全套布图设计。”
这一过程像是把一栋高楼从中间切开,芯片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全部图形分别存在于集成电路表面下的不同“楼层”,要想看清其中应用了哪些专利及设计,从事反向工程的工程师通常会采用逐层剥蚀的方法。工程师会抽丝剥茧般地将芯片逐层扒开,使完整的芯片被还原成原始的、单独的元件,通过产品所描述的功能,并根据产品内部结构,重新绘制出这件芯片的集成电路布局图,再用显微摄影技术将其拍摄下来,并将所有照片拼装,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识别,通过测出其尺寸再复制出全套布图设计,和原设计者的专利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进行对比。
不过,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在确认侵权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会将所有信息按照结构架构,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给出一套完整的分析报告,与此同时,通过和专利权人的专利进行对比,出具一份权利要求比对表,逐一列出两者间的相似程度。“这两份材料就是权利人和对手进行谈判,或者在法庭上作为诉讼的有力证据。”TechInsights公司知识产权经理吴锦伟告诉记者。
抢滩登陆中国
谁能用好“双刃剑”?
    有人不禁会问,这些证据材料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是否会被法官接受?在法庭上是否具有和司法鉴定同等的法律效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中国的司法制度和欧美国家有差异,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直接将其作为重要证据材料,甚至部分技术人员可以出庭作为证人所不同的是,这样的调查报告在中国是否具有和司法鉴定等同的法律效力,目前还不能一概而论。
彭凯利告诉记者,他在与中国企业交流中发现,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商业竞争中往往都欠缺把专利转变成经济利益的“临门一脚”。实际上,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一些企业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核心专利,在继续提升专利组合中高价值专利比例的同时,如何运用、实现这些专利的价值应当提到国内专利经理人的议事日程上来。
彭凯利列举了他的TechInsights团队曾经利用反向工程手段并结合团队多年的反向工程经验对某客户的专利组合进行有效管理的成功案例。TechInsights团队通过反向拆解客户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并与客户专利包中的专利逐一比对,不仅可以对客户竞争对手产品形成专利监控,同时也对客户专利的自身质量作了一次检验。对于市场上的其他类似产品,凭借TechInsights庞大的产品反向记录数据库和团队十多年的拆解经验,工程师们也能准确迅速地列出可能使用了客户专利的产品型号名单。透过这样以市场产品为导向的专利评估,客户很快确定了拟放弃的专利名单,节约了专利维持费用。同时,对于找到他人使用证据的专利,客户也制定了相应的收费许可策略,从而真正实现了专利价值,专利不再是企业的负资产。
Taeus公司总裁诺亚瑟(Arthur M.Nutter)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年来,中国的专利市场发展很快,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他发现许多中国公司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希望通过侵权诉讼将对手打败、或者以判赔金额的多少来衡量专利的价值。
“让自己的产品快速进入对方市场,并占据一定份额的市场空间;亦或是通过并购、建立合资公司,寻求合作往来,实现互惠互利,才是利用反向工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诺亚瑟强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在决定是否使用反向工程之前,应判断其专利的价值,预估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再进行全面分析考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