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uachi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高校创新:向质量和效益华丽转身
浏览次数:547

  

    专利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高校创新能力的风向标。近日新鲜出炉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自1989年设立中国专利奖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下称国科大)获得的奖项达80项之多,位居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榜榜首,专利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出其雄厚的原始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

  “通过中国专利奖所反映的专利质量和效益,是体现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获得的中国专利奖,不仅是高校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衡量高校专利转化率的重要标尺之一,获奖的专利为推动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追求专利质量与效益

  “‘一种多功能健康检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成果,已拥有中国发明专利权,并获得了2013年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发明人之一、国科大研究员吴海明向本报记者介绍,该发明专利可以将分立的体检设备统一安装部署到同一房间甚至是一个便携检测箱内,实现了体检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还继续研制了“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拥有相关专利20余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认证,并实现了产业化。先后在广东、甘肃、上海、新疆、青海、四川等20多个省、市、区建立了3000余个基层医疗示范应用点,受益人群超过7000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实,像这样以高质量的专利取得良好效益的运用成果,如今在国科大以及其他获得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校中并不少见。仅在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项目中,就有华南理工大学的发明专利“中央空调末端环境温度与冷源负荷远程调控方法及系统”,其利用大型智能化信息系统对中央空调进行优化管理和调控,在电力高峰期根据电网电力错峰量要求,进行大范围内多个中央空调负荷远程集中优化调控,实现电力紧缺情况下电力系统的错峰调节,有效提高中央空调的使用效率,应用该专利的示范项目实现空调节能30%以上。南京林业大学获奖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其制造方法”,生产成本比传统方法低15%以上,已有多家企业投入生产,实现销售收入55.62亿元,利润4.12亿元。

  事实上,专利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作为中国专利奖的要素,彰显出我国高校的专利质量和效益的水平。《报告》表明,专利质量和效益较好、获得中国专利奖奖项数排名前十位的其他高校还包括清华大学有36项,华南理工大学有19项,上海交通大学有13项,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各有12项,西安交通大学有11项,浙江工业大学有10项,北京大学有7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6项。

  加强专利运用与保护

  “从《报告》的排名情况中可以发现,高校专利转化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凌峰认为,我国高校的创新情况可谓是喜忧参半,仍有大量的专利被束之高阁,专利产业化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有了大幅提升,截至2013年底排名前7位的高校均在2000件以上,其中浙江大学拥有5854件,清华大学拥有5802件,上海交通大学拥有3351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2796件,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2570件,华南理工大学拥有2358件,东南大学拥有2345件。但最新的调查同时表明,高校专利的平均转化率不到20%。

  近年来,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参与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来,重视专利运用与保护成为共识和行动。其间,国科大与与中航工业集团等单位组成了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完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系统开发、验证和推广应用,拥有专利30件。浙江工业大学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了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已拥有发明专利127件,制定国家标准912项,建成原料药生产示范基地11个。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等单位组成了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在新材料制备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实现了产业化,相关专利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等,都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的明确要求。”国科大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主体之一,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重大创新成果很多来自高校。李顺德强调,希望有更多的高校创新成果进入中国专利奖的队列,希望有更多、更高水平的高校专利实现转化,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提供有力支撑,体现专利的质量和效益,体现高校创新的价值。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