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eijie.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知识产权管理亟待开拓新局面
浏览次数:476

  

“2013年创维的知识产权部人员流失比例大概是50%”——这是原创维集团高级法务经理王承恩在《法人》杂志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举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从加多宝与王老吉、苹果与三星到中兴华为遭遇337调查,知识产权相关的案件在不断上演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问题越发突出的显现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而与之相反的是从事知识产权领域的人才反而越来越稀少。

相关数据形象地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知识产权人才的大量匮乏,而这也是导致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时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无人能用、无从下手。而部分企业中法务人员的欠缺以及部分法务人员对待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处理时采取不当的方法,使得知识产权问题日趋严重。

在“2013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多位优秀企业的法务管理者就如何解决及预防日常工作中知识产权方面问题、法务人员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怎样有效的帮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的管理等方面,畅谈了各自的看法。

人才困境

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中国国内的多家企业就曾因涉外的知识产权纠纷,不得不向一些跨国公司进行经济赔偿,而当时的很多跨国企业,恰恰是利用了那时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并以此将中国企业带入其早已布置好的陷阱里,最后中国企业不得不以降低自身利润或其他损害企业自身利益的方式来换取最后的和解。

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入,而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从事知识产权的法务人员却在减少,许多企业面临着知识产权管理的人才困境。

究其原因,王承恩认为,在各种会议上被冠以“高大上”头衔的知识产权部,其实在实践中并非如此。有时候过于高端可能像神仙一样在半空之中不能着地,而这时给知识产权部门“上贡”的人就是企业的决策者,如果他是一个非常认可知识产权会对企业带来影响的信徒,那么知识产权部门就会获得更多资源的支持,但如果老板或者企业高层并不认可,那么你的日子可能就会比较郁闷了。

“自然会有一部分知识产权的人才选择离开这个部门、这个企业甚至这个行业。”王承恩说。

企业中决策者对知识产权价值的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内部知识产权部门的发展,有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应对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只是简单的以“快”取胜,总是想着以快于对手的动作,研发出新的产品来取得行业内竞争的完胜,并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利润。

这当然很好,但却并不全面,而且也不现实,因为企业在加快前进步伐的时候,其他企业也在动,况且不同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和影响力也有差别。所以企业应该有个好的策划,去帮助自己有效地预防及处理知识产权问题,而不是做一些无用功。

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建设起到了主导作用。换句话说,如果老板不认可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该企业中的法务人员很难在知识产权方面有所作为,这也是一部分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得不好的原因。

那么对身处在一个对知识产权很重视的企业中的法务人员来说,如何借助决策人及企业自身的条件来做好知识产权呢?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CEO杨旭日认为,法务人员在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策划上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制定目标有效,二是执行力有效。

杨旭日认为,法务人员要有全局观,着眼全球而非仅仅局限于国内,要横向比较。当法务人员在为自己企业设定超越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目标时,不能太过“简单粗暴”,仅仅是与竞争对手拼数量,而要根据自身形势来制定。

“一个好的企业法务人员在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相关事项时,应考虑到企业在知识产权中投入产出比,这样会大大提高法务人员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有效性。”杨旭日说,另一方面,法务人员还要了解企业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对一些公司内短期不被看好的技术、公司内部研究的状态和他们未来的方向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此外,作为企业的法务人员,为公司制定好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之后,一定要帮助企业把目标落实下去,贯彻到实际的行动力上。

 应着眼于细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企业法务帮企业想方设法地解决其所涉知识产权问题时,企业自身也应更去重视知识产权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创新也能使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中国企业一直在科技创新上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而有创新就会伴随着新的技术出现,中国企业更应该注重对这些新技术以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这样才能在保护自己发明时拥有有力的法律武器。

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会涉及产品的对外出口,而这些出口的产品涉及的相关技术,经常会引起知识产权风险,所以对于准备到海外市场谋求发展的中国国内企业,更该努力去打造“产品出口未动,知识产权先行”的理念,即在企业对涉及新技术、新专利的准备出口的产品提前进行知识产权的检索和论证、注册商标和专利的申请和注册,把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风险有效降低。

有条件的企业,应尝试在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设置由专利律师和各科研部门的专家组成的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专利委员会,根据市场、经营和科研开发的情况,决定企业新研发的技术以何种法律状态投入市场。

除了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外,企业还应制定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企业内部员工开始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然而,正是由于多数企业对专利信息和技术情报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并未建立自己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在企业产品研发、与其他企业合作、进出口贸易中又不懂得利用专利信息开展技术分析、确定研发方向、跟踪竞争对手、规避专利风险等,这也使得企业一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发生问题,就会处于被动状态。

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CEO杨旭日认为:“知识产权跟一般的法务有所区别,需要结合一些技术包括一些商业思考。”

杨旭日表示,在运作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时,法务人员要更多地去纵向思考问题,不能单一的处理问题,要着眼于细节,着眼于实际,把它们配合好,才能更好地解决企业所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有助于知识产权运作水平的提高。

除此之外,法务工作者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企业具有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能够在其他企业对其自身的知识产权构成侵犯时,不再听之任之,能够采取积极的救济措施来应对。

 合作优于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企业来讲也是这样,获得利益是企业存在的众多目的之一,那么有利益存在时,竞争自然在所难免。而有竞争就会产生企业之间甚至行业之间的矛盾,那么当企业间竞争涉及知识产权时,企业以及企业中的法务人员该如何面对?

励德爱思唯尔中国区政府事务总监张玉国以出版行业的知识产权为例,介绍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合作比斗争强,比斗争更有效。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作为出版行业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了知识产权,而出版行业所涉及最多的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就是版权保护。张玉国认为,合作才是有效保护版权的王道。

出版行业经常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著作权问题,张玉国对此表示,在出版行业,经常面临四个挑战:第一个是小公司非法获取一些高价值的专业数据资源进行倒卖;第二个是一些网商低价贱卖数据库几百万美金的全年访问权;第三是一些学术客户把从企业中获取的资源免费给其他企业使用;第四个是一些搜索引擎、分享平台面,人们免费去上传的资源。

但是,在出版行业中,通常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企业要打击的对象,往往是企业的大客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既想维权,又不想得罪对方,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面临抉择。

张玉国认为:“应该采取合作方式与侵权者进行沟通,不断地去教育他。”这种合作的方式取得的效果,往往比以往采取的剑拔弩张的斗争方式效果要好,且更有利于建立长期有效的应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机制。

张玉国更是以自身所在企业与阿里巴巴集团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战略合作为例。在合作中,阿里巴巴集团主动地为其企业去过滤涉及知识产权的资源,主动地跟企业去配合、去宣讲阿里巴巴集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些措施,这使得双方的交流非常好,有利于双方企业的共同发展。

张玉国同时认为,遇到知识产权问题时,除了与企业合作,还要积极与政府合作。政府掌握着最大的资源,与之合作往往能建立一些比较长效的机制,而不是多出一堵一堵的墙。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