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管理师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读《海南岛旅行记》
浏览次数:719

  

读海南岛旅行记

旅行家田曙岚先生1932年底到1933年5月周游海南岛,以其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写下《海南岛旅行记》。
田先生在那个年代所看到的海南岛并不是令人神往的国际旅游岛,那时的海南岛道路不便即便当地人也未能有几人周行过全岛;那时的海南岛无疑是闭塞的,田先生的坐骑——自行车引起普遍的好奇,人们纷纷想观摩骑车的样子。据田先生介绍这里的人迷信极深,男妇有病,不信医而信巫,男子好勇斗狠而懒于谋生,而黎族人甚至不着衣裤。不过也有例外,文昌县侨居海外谋生者颇多,食用服饰以及日常生活类多效法欧美,虽乡村小户,亦必咖啡,红茶以待宾客。文昌公路之密,有如蛛网,虽小乡村,亦有公路可通,无论城乡一律改用汽车以资迎娶,早在八十多年前文昌就已实现当今推行的“村村通”了。万宁也不错,他们的服饰颇讲究,下田种地还穿皮鞋。
八十多年过去了,海南岛作为全国最大的开发区建省多年,现在又定义为国际旅游岛,海南岛旅游已经令人向往了。然而在海南居住却是另一番感觉,海南人不再好奇于外部新鲜事务,但依旧有些懒,不仅懒于谋生也懒于思考,在思维上自我闭塞。在祖国的中原腹地陷入沉重的雾霾中时,海南人为洁净的蓝天自豪,海南却不是雾霾的法外之地,无论海口还是三亚都出现了雾霾。其他大城市街道大都整洁干净了,作为省府的海口主要大街上还有扬尘飞屑,屋子里也难以保持洁净,隔几天拖一次地洗出来的都是黑水。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大雨过后海口的积水常常将道路阻断。如果将雾霾归结为大陆的“不速之客”,那么大街上的扬尘飞屑明显是卫生状况造成,建筑施工没有有效的防尘。海南的民众似乎还没有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即便是大型企业的高级白领依然会随手丢垃圾,海南人有嚼槟榔的历史积习,红色的槟榔汁像鲜血一样一滩一滩的和槟榔渣吐得随地可见。海南大雨滂沱是海南妇孺皆知的常识,大街被淹绝不能责怪老天爷,纯粹是市政规划与建设的问题。海南不少街道没有人行道,大家对交通规则还没有足够的尊重,即便是三亚这样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电动车及摩托车在大街中间横冲直撞,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也会骑车带人霸占着大道,行走在街头难以有在北京那样的交通安全感。
尽管宰客现象被报道后遭到严厉打击,但是在三亚吃海鲜对明码标注的价格以及分量是否可靠还是充满狐疑。在菜市场买了几次活螃蟹回家才发现都是死的,买来的鱿鱼肚子里都是冰块……请不要笑我容易上当,在文明的社会公众不应该为买菜、吃饭和商家“斗智斗勇”。商业的诚信与政府管理水平及文明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基本的诚信在不少城市已经做得不错。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来旅游的人众多,但大家陷入了很深的误区,都喜欢在冬季扎堆来海南,在家乡冰天雪地的时候在海南的大海里游泳是确实值得想象。我住在博鳌的海边发现泳裤根本派不上用处,住在酒店里晚上还需要开暖风,远道而来的人都会抱怨“坑爹”。海南的海滩细沙绵软,海水清澈,海滩浅长,当北戴河的海滨浴场成为饺子锅时,海南的海却是冷冷清清,海景的大床房每晚不到三百块,谁说海南只能冬季来?海南有独特的热带风光,有足以让大陆人大惊小怪的热带植物,有热带的原始森林,有独特的黎族民族风情,有东南亚集合的华侨文化……人们为何只知道海南的海?扭转公众的误区,繁荣四季旅游,这个国际旅游岛还需要更好的品牌规划与宣传。
八十年前田先生看到海南是落后的,那时还有文昌的发达和万宁的时髦,八十年后的海南依旧比大陆落后些,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政府还有很多功课有做。
作者:王瑜
2013年平安夜作于海口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