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陌生人生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山东乳山加快发展姜产业
浏览次数:962

  

4万多亩姜苗构成“姜海”,家家院里数万吨生姜堆成小山,这是记者在乳山市采访见到的场景。“去年我家每亩地大姜产量达到1.5万斤,每亩毛收益2万元以上,平均每亩增收5000元。要说咱的致富路,还得感谢种植协会啊!”5月中旬,在山东威海乳山市白沙滩镇曹家庄村,村民姜领祥看着颗颗姜苗乐开了花。

姜领祥说的种植协会就是乳山市大姜生产技术协会。曹家庄村原村支书姜林增告诉记者,1997年,乳山市成立大姜生产技术协会,在生产技术、组织结构、农企合作、销售网络等方面带动乳山市大姜产业迅速发展。

走进乳山市大姜生产技术协会,一排排荣誉证书闪闪发光。协会理事长于福德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现拥有会员5800人,理事成员23人。协会内部已建立起完整的组织体系,包括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等7个职能部门。在全市设立大姜物资供应站43处。与厂方联合研制了适宜乳山大姜增产的高效复合肥“姜丰宝”。协会还积极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联手合作,设立大姜标准化生产基地。几年来,共计为姜农培训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能人3600多人,为姜农发放技术明白纸、硬碟等资料3.2万份,培养大姜经纪人650人,为姜农提供销售信息1.8万次。

据介绍,为适应市场对大姜产品质量的新要求,乳山市大姜生产技术协会在白沙镇曹家庄村对350户姜农种植的400亩大姜设立了标准化示范试验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对基地大姜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严格按照乳山农安办关于农产品区域化施肥、施药的新规定,实行“六统一、两坚持”,即:统一选种、统一催芽、统一种植、统一施肥施药、统一储存、统一销售,坚持进货审批入档备案、实现农资市场准入、经营、使用全程监管。坚持农业化学投入品直供配送。同时新编了大姜生产技术规程手册,基地人员按照手册要求,从开始整地、每亩用肥、用药数量、病虫害防治方法、浇水次数,全部由基地技术人员造册记录,确保基地产出的大姜产品个头大,外观优美,内在质量无残留达到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去年经质检部门化验7项指标全部达标。”于福德希望通过示范试验基地的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争取3至5年全市大姜实行标准化种植。

在白沙滩镇曹家庄和西北庄,记者看到两个村投资280万元的两处大姜购销集散中心已经建成。“现在年购销大姜3.8万吨,销售额达到1.5亿元,同时成立两处大姜专业合作社,为姜农解除了卖姜后顾之忧。”于福德说。

针对该市大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提高产品附加值,2005年乳山市还引进了多家大姜深加工企业,每年深加工大姜1.5万吨,既增加了姜农的经济收入,也拓展了大姜的销售渠道。其中2007年威海旅游公司投资1500万元开办的“吉利”食品厂,生产的姜糖块、姜丝罐头,已在市场上形成一定品牌效应,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乳山市种姜面积已达4万多亩,年产大姜2亿多公斤,产值达到8亿元,在全国各地设立大姜购销集散中心,建起加工厂2家、洗姜厂12家、纸盒厂5家。在取得大姜“无公害认证”和注册“金海岸”牌商标的基础上,2010年2月,因良好的品质保证,乳山大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乳山大姜产业和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