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管理师 > 查看日志
查看日志:我国银行产业专利情报分析报告
浏览次数:2530

  

我国银行产业专利情报分析报告

洪小鹏

 

前言

 

   专利制度的规则与外资准入的规则不同。国外银行即便无法符合外资准入的门槛而不能来到中国近距离地直接从事营业活动,或者虽然来到中国但却没有像国内银行那样的网点优势,但却能够利用专利制度,通过在中国取得专利权来间接达到收取专利费用、占领市场的营利目的。就这点而言,外资银行的专利策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咄咄逼人的。

 

   例如,花旗银行在中国申请了集成全方位服务的客户银行系统及用于开启帐户的系统和方法 ”(申请号为96195804)专利,在该专利的说明书中花旗银行说道:近年来,金融机构大幅的变化,例如,银行目前能提供比以前更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这些新产品与服务主要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金融机构新技术的相互作用,另一类为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新金融服务或产品。又例如,在另一份专利提供例如家庭银行的金融服务的方法和系统(申请号为99109451)的说明书中,花旗银行说道:在当代社会,对于一个金融机构,例如银行来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拥有10亿或更多的客户并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是一个宏伟的工作,需要向新市场的新客户提供服务,并需要发展全新的方式以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具有大量潜在新客户的市场。在例如中国这样的设施未成熟的国家,如果该金融机构要建立庞大的零售网点,需要以新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为了建立这样的零售网点,金融机构需要统一和发展适用于独特的环境例如中国的技术……金融机构因为成本和时间的制约,不想投资于分支机构,对于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可能较为容易的方式是技术推进战略。

 

   近年来,国外企业对国内电子电器生产企业频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以6C联盟收取DVD专利费和思科诉华为最为典型。经过本报告作者的仔细计算,国内企业为此支付的专利使用许可费用折合为白银后,并不逊色于清王朝政府输掉一场战争后的赔款。

 

   但这也许并不是坏事,这些事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专利的兴趣和对专利情报的收集研究,也使国人逐渐认识到,各行各业都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要及时对创新的结晶加以专利权的保护,例如银行。

 

   社会上对银行专利的重视,始于两年前对花旗银行19件商业方法专利的关注。本报告将以次为契机,在社会各界人士对银行商业方法专利投来关注眼球的基础上,从更大的范围来分析研究银行业的专利发展状况,并且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寻找提高我国银行业专利研发水平的解决方案。

 

   情报来源说明:

 

   本报告所分析的银行专利,文献来源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检索栏,网址为http://www.sipo.gov.cn/sipo/zljs/default.htm。检索截止时间至:200482

 

   本报告目的在于展现国内外银行业在中国的专利活动状况和专利竞争力状况,主要分析在我国所申请银行专利的地理特征及这些银行专利的技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国内外银行业的专利优劣势,并预示未来银行业专利发展的趋势。

 

   为此,在上述检索网页界面,在申请(专利权)人处,输入关键词银行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列示了名称中含有银行二字的申请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专利的情况,这些申请人包括国内外的银行,还包括名称中含有银行的银行相关行业企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经营银行器械的企业。为分析银行业的整体专利状况,本报告综合分析了银行业和银行相关产业的专利活动状况,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也单独分析了银行业的专利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所分析的专利,均为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的专利,至于这些专利授权与否,本报告并无意加以关注,因为提出申请的银行专利的数量总数仅为二百多件,如果只分析其中的已授权专利,数量上将大打折扣,不利于统计分析,例如,国外银行有大量的商业方法专利,这些专利因学术和政策的原因,是否可最终获得授权目前尚未有定论,如果因其未予授权而不加分析,必然可惜。另外,由于本报告拟分析的是银行专利的活动状况和专利竞争力的状况,而申请在案的专利是可以体现这种专利活动状况和竞争力状况的。

 

    一、 检索结果

 

   按照上述检索方法,本报告共检索出国内外银行业和银行相关产业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的总数为220件,其中国内申请103件,国外申请113件。(详细的检索结果列示在附件中)

 

   二、银行专利的地理特征、时间特征、技术特征分析

 

1.国内外申请专利比较

 

国别

国内

国外(包括港台)

日本

美国

英国

台湾

韩国

德国

其他欧美澳国家

专利申请数

107

113

42

32

12

9

5

5

8

专利申请总数

220

占总数比例

48.64%

51.36%

19.19%

14.55%

5.45%

4.09%

2.27%

2.27%

3.64%

 

   由上述可见,在我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在案的专利中,国内与国外银行专利申请活跃程度相当,国内申请量与国外申请量大致各占半壁江山,分别为48.64%51.36%,国外申请量略占上风。在国外申请的专利数量中,日本和美国的专利申请最为积极,分别占到19.19%14.55%,以下分别为英国、台湾、韩国等欧亚国家和地区。


 

2.国内外申请发明专利比较

 

国别

国内

国外(包括港台)

日本

美国

英国

台湾

韩国

德国

其他欧美澳国家

专利申请数

21

105

41

32

8

6

5

5

8

专利申请总数

126

占总数比例

16.67%

83.33%

32.54%

25.40%

6.35%

4.76%

3.97%

3.17%

6.35%


  
由上表可见,在剔除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数量、只统计发明专利数的情况下,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只及国外申请数量的1/5,只及日本的1/2,比美国也有较大差距。显然,国内银行界及银行相关产业申请发明专利很不活跃,积极性大不如国外。

 

3.国内外三种专利的分布状况

 

 

申请总数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国内

107

21

64

22

占国内申请总数的比例

 

19.63%

59.81%

20.56%

国外

113

105

2

6

占国外申请总数的比例

 

92.92%

1.77%

5.31%


  
由上表及图可见,造成前述第2点所述的我国发明专利不活跃的原因在于,国内的专利热点在于实用新型,这一类型的专利占了国内专利申请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发明专利只占国内专利申请总数的19.63%,这一比例甚至比外观设计的比例20.56%还低。结合前述第1点的统计结果,这一事实反映了国内专利活动虽然在总体上显得活跃,但是专利活动还处于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核心内涵的初级阶段。反观国外,在国外申请的总共113件专利中,发明专利占到了九成以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只占到了一小部分,可见,国外专利活动不仅活跃,而且专利活动基本上围绕着发明进行。

 

4.各申请人申请专利状况

 

 

国内

工行

人行

建行

农行

银行设备厂

其他银行(交、招、南商、广发)

申请专利数

57

15

9

4

15

8

占总数(220)的比例

25.91%

6.82%

4.09%

1.82%

6.82%

3.64%

 

国外

罗烈尔银行机器

花旗

大通

建华商业银行

银行专门家具公司

国民西敏寺银行

其他

申请专利数

40

19

8

4

4

3

35

占总数(220)的比例

18.18%

8.64%

3.64%

1.82%

1.82%

1.36%

15.91%

 

   上表列示了国内外各申请人申请专利的数量及其比例。由上表可见,国内专利活动最为活跃的是中国工商银行系统,其申请专利数占全部申请量的25.91%,该比例甚至比国外申请量最多的罗烈尔银行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高出8个百分点。其次是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和中国建设银行系统,分别占全部申请量的6.82%4.09%,国内的银行设备生产厂家申请的专利量占全部申请量的6.82%。国外专利活动最为活跃的是日本的罗烈尔银行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占全部申请量的18.18%,其次分别为美国的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其中,花旗银行包括其德国分行所申请的19项专利,正是前一阶段引发我国银行业恐慌和学术界争论的商业方法专利。

 

   统计结果还表明,国内有专利活动的银行只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南京市商业银行,这只是全国众多(商业)银行的一小部分,说明全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在内)迄今还没有任何专利申请行为,即便是在有申请专利活动的银行中,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外,其他银行申请的专利数量甚至是技术含量也都很低。

 

   而且,在上述所列的有专利申请活动的银行中,有不少是以分行或者分行所属的机构作为申请人申请的,并且各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有不少存在技术上的相似性(如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计算技术研究所申请了不少点钞机专利,而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市分行计算技术研究所也申请了不少的点钞机专利),而由总行提出申请的并不甚多,这与时下通行的由总公司集中管理知识产权的商业规则不相符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银行缺乏对知识产权统一集中管理的意识,也表明我国银行界技术力量分散,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重复劳动重复研究的机会增多。有鉴于此,本报告建议各商业银行应适时地对各分行、各所属技术研究院所、设备厂进行较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在专利申请前,统一上报总行知识产权部门审阅并以总行的名义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

 

5.各年份国内外申请专利状况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国内

4

0

2

9

3

10

4

12

10

5

7

8

7

6

0

5

5

8

2

0

国外

1

4

0

0

0

0

0

1

0

6

12

13

24

7

10

20

5

8

2

0

 

   上图表示了从1985年至2004年各年间国内和国外申请专利的数量走势。由上图可见,国内专利申请量在1987年开始至2003年间,专利申请数量基本上围绕着每年7件的平均值上下波动,但从2000年起却有下降趋势。根据下文分析的专利特点,国内从2000年起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因为此时银行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银行的专利活动重点包括专利人力资源的配备尚未转型到新的领域中来。

 

   国外专利申请一直到1994年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从1994年起专利申请数量开始猛增,至2002年每年的申请量平均约有14件,其中,1997年和2000年更是达到了24件和20件的峰值,但是从2000年起和国内一样,却也有下降趋势。根据下文分析的专利特点,本报告认为国外申请量从2000年起的下降趋势原因可能与中国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消极谨慎态度有关。

 

   此外,从上图可见,可能是受花旗银行申请商业方法专利的鼓舞,台湾的银行从1998年起、韩国的银行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中国的银行专利市场,并且从下文分析的技术特点来看,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申请的专利也大多为商业方法专利。

 

   6.国内外银行所申请专利的技术特点

 

   专利的技术特点主要指的是发明与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为分析这些特点,本报告对国内外银行所设申请专利中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作了统计分析。

 

   6.1国内银行专利技术特点

 

   国内银行申请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总数为85件。其中,属于银行基础设施设备的有63件,主要包括钞票清点设备18件、防盗设备10件、捆钞装订等办公器材9件、印刷材料设备7件、钞票识别防伪技术6件以及其他银行业务设备23件。另外,根据商业方法专利的通常定义,国内银行也有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属于商业方法专利的有3件,分别是一种数字签名方法96117110.3”信用卡代缴税款综合网络系统98110868.7”客户、银行直通系统00118434.2”。其他方面的专利有9件。如下表所示:

 

技术领域

银行基础设施设备

商业方法

其他

钞票清点

防盗防暴

印刷器材

识别防伪

捆扎装订等办公器材

其他银行业务设备

发明与实用新型申请量

18

10

7

6

9

23

3

9

占国内发明与实用新型总量(85件)的比例

21.18%

11.76

8.24%

7.06%

10.59%

27.06%

3.53%

10.59%


   
根据上表可知,国内银行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重点在于点钞机、防盗设备、捆钞机、印刷材料设备、防伪识别等银行的基础设施设备这样的硬件专利,这一方面的专利占到了国内银行发明与实用新型申请总量的85%以上,其中,点钞机和防盗设备分别占到了21.18%11.76%,是国内银行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比较活跃的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银行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务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银行基础设施设备这些硬件方面上。不过,可喜的是,国内银行也在商业方法上进行了尝试,表明国内银行在商业方法的专利研发技术上仍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6.2
国外银行专利的技术特点

 

   国外银行申请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总数有107件,其中商业方法专利有45件,非商业方法专利有62件。

 

   商业方法专利按该商业方法是否直接作用于银行业务上可划分为银行业务商业方法专利和为银行业务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性商业方法专利(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区分方法很勉强,因为后者即为银行业务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性商业方法专利有不少也与银行业务直接或间接相关,例如同时适用于银行的散打业务领域。因此,本报告在做这一区分是显得有点模糊,但是即便如此,这样区分后的统计结果仍然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其中,银行业务商业方法专利共有17件,并可进一步具体细分为资产业务方面的商业方法专利3件,中间业务方面专利有14件,负债业务方面的专利则没有。为银行业务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性商业专利有28件。

 

按银行业务划分的商业方法专利分布情况:

商业方法专利

基础设施性商业方法专利

银行业务商业方法专利

资产业务商业方法专利

负债业务商业方法专利

中间业务商业方法专利

申请量总数45

28

3

0

14

占商业方法专利总数的比例

62.22%

6.67%

0

31.11%


  
由上表可见,国外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重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在非银行业务领域中的银行基础设施方面。此处所谓的银行基础设施,有别于前述的国内银行基础设施,后者主要在于硬件设备方面,如点钞机、验钞机、密码锁等,而前者则几乎集中在银行的软件,而且几乎都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如电子货币、电子付款技术、电子签名技术、全球客户访问系统技术、金融交易数据管理技术等,这些软件基础设施技术是使现代银行具备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等特征从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重要技术。其次是在银行业务方面,这方面的商业方法专利主要集中在银行的中间业务上,如信托代理、公司间结算等,这与现代银行主要依赖中间业务获利的特点是一致的。因此,国内银行在研究与开发商业方法专利上,可主要集中在软件性银行基础设施和中间业务这两个领域进行。

 

   此外,根据该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特点来看,尽管商业方法专利大多以现代电子网络技术为基础,这也是这些商业方法专利的共同特征,但从单个商业方法专利所涉及的具体技术领域来看,仍可对其作进一步的区分。其中,属于电子货币及资金电子转移技术的有12件,涉及保安、密码、通讯等领域安全技术的有7件,涉及投资、融资、信贷、贸易、公司结算等管理系统的有12件,涉及集成金融服务、基金等新服务产品的有4件,其他涉及支持银行业务发展的专利有10件。

 

   在非商业方法专利中,涉及票据、硬币等的识别、防伪技术的有26件,涉及自动存取款、找赎生成装置等技术的有8件,涉及钞票包装、整理等技术的有13件,其他类型的专利有15件(如安全测试技术、磁卡、加密技术等)。

 

国外申请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布特点:

 

商业方法专利

非商业方法专利

国外银行业专利

电子货币

安全技术

管理系统

集成的新服务

其他

钞票识别与防伪技术

钞票存取与找赎生成技术

钞票包装整理

其他

申请量

12

7

12

4

10

26

8

13

15

占申请总量(107)的比例

11.21%

6.54%

11.21%

3.74%

9.35%

24.30%

7.48%

12.15%

14.02%

42.06%

57.94%

 

   由上图可见,国外银行申请的商业方法专利占到其全部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四成以上,并且进一步从前述银行专利时间分布特征来看,商业方法专利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申请肇始于欧美国家的银行,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亚洲的韩国、日本、台湾也开始在中国进行商业方法专利的布局和争夺。由此可见,商业方法专利当之无愧的将是未来银行技术发展趋势的重点和热点。在这些商业方法专利中,电子货币、管理系统以及金融安全技术分别占到了国外申请发明与实用新型总数的11.21%11.21%6.54%,可见这些是国外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热点。

 

   不过,国外的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也未放松对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硬件的研究。这些硬件主要体现在钞票识别与防伪技术的专利上,这类专利占到了全部申请总量的24.30%,说明与伪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从来都无法停止。此外,像钞票包装、整理以及自动存取款的技术也是国外积极申请专利的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关于技术特点的分析是综合分析银行以及银行相关产业的专利的结果。如果抛掉银行相关产业而只分析银行本身申请的专利,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果。

 

   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登记专利的国外银行相关产业主要是位于日本东京的罗烈尔银行及其股份有限公司。在去除该公司后,国外银行申请的发明与实用新型技术分布特点将如下表所示:

 

国外银行申请的发明与实用新型情况:

 

商业方法专利

非商业方法专利

国外银行专利

电子货币

安全技术

管理系统

集成的新服务

其他

钞票识别与防伪技术

钞票存取与找赎生成技术

钞票包装整理

其他

申请量

12

7

12

4

10

9

0

0

14

占申请总量(68)的比例

17.65%

10.29%

17.65%

5.88%

14.71%

13.24%

0

0

20.59%

66.18%

33.82%

 

   由上表可见,在去除银行相关产业后,国外银行申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分布特点发生了变化。国外银行申请专利的重点在于商业方法专利,这一部分占到了其发明与实用新型申请总量的66.18%,换言之,商业方法专利成了国外银行申请的主要项目。而非商业方法专利这些可以被视为是银行硬件型基础设施设备的专利只占到了33.82%

 

   如果将商业方法专利看作是软专利而将非商业方法专利看作为硬专利的话,则国外银行软专利与硬专利的比例约为21。可见,国外银行业在专利研发中心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工,即银行主要进行商业方法这些软专利的研发,而硬专利则主要交给像罗烈尔银行及其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银行相关产业区进行。

 

   在此本报告没有同时统计分析国内在去除银行相关产业后的专利技术特点,因为从本报告检索的国内银行业专利初步来看,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行相关产业,基本上都是在做硬专利的研发,还几乎谈不上软专利的研发,而且两者在研发重点上也几乎没有分工。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对银行专利情报的上述分析,我们对有关统计分析结论总结如下:

 

   1、从申请总量上来看,国内与国外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的专利申请活跃程度相当,说明国内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已经具备相应的专利保护意识,在专利技术的开发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也拥有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专利技术开发的实力。

 

   2、但是,国内银行界及银行相关产业的专利申请热点在于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活动有一半以上就集中在实用新型上,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甚至比外观设计的申请量还低,与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占到了申请总量的九成以上这一情况相去甚远。这表明,国内专利活动虽然在总体上显得活跃,但是专利活动还处于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核心内涵的初级阶段。因此,下一步国内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的专利申请重点应当是在发明上,专利技术研发的技术层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国内有专利活动的银行只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南京市商业银行。全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在内)迄今还没有任何专利申请活动。

 

   4、在上述所列的有专利申请活动的国内银行中,有不少是以分行或者分行所属的其他机构作为申请人申请的,并且各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有不少存在技术上的相似性,而由总行提出申请的并不甚多,这与国际通行的由总公司集中管理知识产权的商业规则不相符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银行缺乏对知识产权统一集中管理的意识,也表明我国银行界技术力量分散,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重复劳动、重复研究的机会增多。有鉴于此,本报告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应适时地对各分行、各所属技术研究院所、设备厂进行较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在专利申请前,统一上报总行知识产权部门审阅并以总行的名义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

 

   5、国内外的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从2000年起专利申请量均有下降趋势。国内银行界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因为此时银行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银行的专利活动重点包括专利人力资源的配备尚未转型到新的领域(例如商业方法专利)中来。国外银行界的下降原因可能与中国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消极谨慎态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是受花旗银行申请商业方法专利的鼓舞,台湾的银行从1998年起、韩国的银行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中国的银行专利市场,并且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申请的专利也大多为商业方法专利。因此,对于国内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而言,应当抓住我国对商业方法专利尚在讨论消化的缓冲时间,集中精力研究国外来华申请的商业方法专利,并尽快形成自己的商业方法专利,抓紧在中国乃至于在国际上进行商业方法专利的战略布局。

 

   6、国内银行界申请专利的技术重点在于点钞机、防盗设备、捆钞机、印刷材料设备、防伪识别等银行的基础设施设备这样的硬件专利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银行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务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银行基础设施设备这些硬件方面上。此外,可喜的是,国内银行也在商业方法上进行了尝试,表明国内银行在商业方法的专利研发技术上仍然有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为国内银行参与商业方法专利战略竞争建立良好的信心支持。

 

   7、国外银行申请的商业方法专利占到其全部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四成以上,并且,商业方法专利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申请肇始于欧美国家的银行,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亚洲的韩国、日本、台湾也开始在中国进行商业方法专利的布局和争夺。由此可见,商业方法专利当之无愧的将是未来银行技术发展趋势的重点和热点。

 

   8、国外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重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在非银行业务领域中的银行基础设施方面,这方面专利几乎集中在银行的软件,而且几乎都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如电子货币、电子付款技术、电子签名技术、全球客户访问系统技术、金融交易数据管理技术等,这些软件基础设施技术是使现代银行具备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等特征从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重要技术。其次是在银行业务方面,这方面的商业方法专利主要集中在银行的中间业务上,如信托代理、公司间结算等,这与现代银行主要依赖中间业务获利的特点是一致的。在这些商业方法专利中,电子货币、管理系统以及金融安全技术是国外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热点。因此,国内银行在研究与开发商业方法专利上,可主要集中在软件性银行基础设施和中间业务这两个领域进行。

 

   9、不过,国外的银行及银行相关产业也未放松对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硬件的研究。这些硬件主要体现在钞票识别与防伪技术的专利上,此外,像钞票包装、整理以及自动存取款的技术也是国外积极申请专利的热点。

 

   10、国外银行业在专利研发重心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工,即银行主要进行商业方法这些软专利的研发,而硬专利则主要交给并非从事银行业务的银行相关产业去进行。而国内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行相关产业,基本上都是在做硬专利的研发,还几乎谈不上软专利的研发,而且两者在研发重点上也几乎没有分工。

 

   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本报告像国内银行界提出如下建议:

 

   1、专利工作组织上,国内银行应加强以专利为中心的知识产权管理,在总行设立专门的专利(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全行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该部门应由总行核心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主管,参与银行整体战略规划。

 

   2、整合全行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技术力量相近的研发机构合并的合并,剥离的剥离。重新调配研发部门的专业素质。在专利技术开发上,在发挥硬专利研发优势的同时,加强对软专利即电子货币、金融管理系统、金融安全技术等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并斟酌情况,应自行研发的则自行研发,可以委托外部机构研发的则外包。

 

   3、制定全行的专利管理制度,规定各下属机构的职务专利均统一上报总行并由总行作为申请人申请专利。

 

   4、加强银行专利文献的分析,研究国外银行在各国各地区专利当局所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从中汲取创新的灵感,并结合本行业务特点和业务创新方向,进行基础专利技术的开发或者绕过国外银行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努力形成自己的专利权。

 

   5、对全行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专利等知识产权知识的教育、培训。

 作者:洪小鹏

 

关于发表博客的说明
博客作为您个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请您发言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责任自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京ICP备05053801号-1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保留所有版权